標題:忠「肝」義「膽」 保「胃」護「腸」
作者:陳伊婷
日期:2000/12/16
現代人每天處於高度壓力工作環境,因過度疲勞常導致肝、膽、胃、腸
方面的病變而不自知,尤其是進入中年以後,人人更須提高警覺,以免發覺異樣時已錯
過黃金治療期,因此,醫師呼籲大家一起來個「忠肝義膽、保胃護腸」運動吧!

肝:過度操勞,肝臟拉警報。

 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,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,也就是大約三百萬人左右,
台中實和聯合診所胃腸肝膽科陳俊峰醫師表示,在所有B型肝炎帶原者當中,有的人為
無症狀帶原者,其肝功能仍屬正常,但部分人卻已成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,甚至
可能罹患肝癌。基本上,肝臟通常是任勞任怨,但過度操勞的話,肝臟還是會拉警報
的。

 陳俊峰醫師說,如果有倦怠感、食慾不振、黃疸、尿液呈茶色、皮膚出現紅色蜘蛛
痣、硃砂掌、腹部靜脈曲張、臉色混濁等症狀,即表示肝臟可能出現問題了!建議身為
B型肝炎帶原者,儘管目前肝功能正常,最好還是每半年接受一次血液檢查;至於有慢
性肝炎者,則需每三個月接受一次血液檢查、每半年左右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,來
追蹤病症是否已轉為肝硬化。

 俗語說「怒則傷肝」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,並且保持充足的睡眠、少
沾煙酒、勤運動,更要避免亂服藥或偏方,才能照顧好自己的肝。

膽:五個四F,膽結石危險群。

 膽囊結石可分為二種,一種是膽固醇石及色素石,其中以膽固醇石較多,而色素石較
少。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世貝指出,在英文中指出有所謂的五個F的人,屬於容易罹
患膽石症的高危險群,分別是Fair(白人)、Female(女性)、Fat(肥胖)、Fertile
(多產的)以及Forty(年過四十歲),因此,年過四十歲又較肥胖的人,可要特別注
意了。

 黃世貝醫師說,膽結石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痛,一般膽結石症發作造成的腹痛,通常
在幾個小時內便會緩解,之後便一如往常、沒有後續症狀。但如果腹痛持續而無法緩
解,同時出現畏寒、發燒及黃疸等症狀,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併發症的跡象。陳俊峰醫師
也表示,膽結石症狀主要是上腹脹痛、痙攣,嚴重者甚至會痛到肩膀或肩胛骨。至於膽
結石的治療,目前已發展出腹腔鏡膽囊摘除術,可免除傳統開刀療效不佳,或是口服溶
石劑耗時甚久等缺點。

胃:緊張焦慮,易患消化性潰瘍。

 每天打拚努力工作,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。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,所
謂的消化性潰瘍,指的是胃及十二指腸等黏膜受到胃酸侵


蝕,因而形成表面組織的損傷。此疾好發於情緒不穩定,容易緊張焦慮者、吸煙、飲
酒、喝咖啡、壓力大、或長期服用阿斯匹靈、類固醇者。此外,消化性潰瘍的另一個因
素為幽門螺旋桿菌,臨床觀察發現百分之九十至一百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,以及百分七
十至八十的胃潰瘍病人,在胃黏膜可找到胃幽門桿菌的存在,而且在台灣的罹患率高達
百分之五十五以上;不過在使用滅菌藥物治療後,潰瘍的年復發率可以降至百分之十以
下。

 至於哪些人較容易罹患潰瘍呢?大體可歸納為:(1)情緒不穩定、容易焦慮緊張者,
(2)飲食習慣不良、暴飲暴食者,(3)抽煙、酗酒者,(4)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止痛藥
(阿斯匹靈)、消炎藥等的人,(5)父母患有潰瘍者,都是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高危險群
等。

 王志堂主任指出,罹患消化性潰瘍並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;但反之如出現上腹部灼熱
感或疼痛,且疼痛經常出現在兩餐或晚上睡覺時,或感覺噁心、食慾不振、吐酸水甚至
嘔吐時,就應懷疑是否為消化性潰瘍。嚴重的患者,也可能出現解黑便、吐血等症狀。
因此一旦發現有前述任何潰瘍跡象,均應儘早就醫,並視情況接受胃鏡檢查,以利早期
診斷並對症治療。

腸:腹瀉便秘,大腸急躁症。

 在分秒必爭的社會中,許多人容易罹患的功能性胃腸疾病,除消化性潰瘍外,最常見
的莫過於大腸急躁症。林口長庚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主任陳邦基醫師指出,大腸急躁症
可分為三種病症,第一種是腹瀉,第二種是便秘,第三種則是腹瀉與便秘交替。此疾在
發作前都會產生移動性下腹痛與痙攣。

 對於因情緒緊張而產生上述任一種狀況的人們來說,平常除了要儘量避免刺激性如
煙、酒、咖啡、茶等飲料及油膩性食物外,也應多食蔬菜、水果及富含纖維質食品,如
果真的不舒服影響到工作,還可以請醫師事先開藥,以備症狀出現時儘速服用。

回到目錄】【上一篇】【下一篇